第(2/3)页 “现在属于我们公司内部磋商,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加进来,具体完善。” 方想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没再说话。 整个办公室变得很安静,只有纸卷翻页和偶尔的喝水声。 李夏写的音综大致分了三个阶段。 第一阶段是海选,这个阶段和别的选秀音综差不多。 唯一不同的是,海选阶段全程线上直播。 第二阶,海选出的99名选手分为三个组,通过任务、训练、考核,让选手在导师训练下成长。 在训练和考核这个过程中将会有63名选手被淘汰。 最终每组选出12名选手,进行分组对抗赛。 这12名选手由导师选出8人,粉丝投票选出4人。 第三阶段舞台分组对抗赛,三组36名选手进行分组对抗。 经过若干轮角逐,最终决胜出十强、三强、冠军。 舞台分组对抗赛阶段,采取全新的网络投票制,根据选手从演唱开始到结束时的实时人气票来进行排名。 每场排名最后的三位将会被淘汰,淘汰后的选手将进入网络投票复活环节,经过网友一周时间的投票,票数最高的可进入下一轮。 】 现场会安排五名顶级音乐院校的教授作为嘉宾,对选手进行点评,不过嘉宾的点评仅作为参考,对选手是否晋级不产生直接影响。 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互联网时代的网友深度互动,每一位网友都将成为决定比赛进程的决定性力量,所以每一位选手都有可能在他们的“助攻“下实现梦想。 当然这样做同样会有一个弊端,就是网上的恶意刷票。 对此李夏着重提出,严格控制同一个ip的投票人数。 同时在比赛阶段,每个选手需要签订保密协议由化妆师进行大幅度的改造,带上特殊的假面以隐藏身份,不管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资历,只凭歌声一决胜负。 李夏这样做,就是不想一些选手靠脸吃饭。 良久后,三人才放下手中的策划桉,互视一眼然后确定了心里的想法。 李夏的策划尽管写的不是很详细,但该表达的都写出来了。 它摒弃了传统选秀节目中流量大于实力的理念,更着重于对音乐人才的选拔。 明白了这款音综的核心内容,三人对李夏的魄力感到震撼。 不过就策划的本身而言,真是有种惊艳的感觉。 全网的网友做评委,这格局绝对比现场请五百个大众评委大太多。 另一方面在听歌的同时猜测歌手到底是谁,同样也可以成为节目的一大特色和亮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