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想到这些,他只能借故回道:“我这边还有事情要处理,另外在师父到来之前,我尽快做通冯妈的思想工作。” “要不,让你师父来观岗山住吧。”陆元怡建议道,“非常时期,我可以回家住的。” “师父这趟过来是有事要办,他不方便住在观岗山。” “清源观现在的真人不是任辰子吗?”陆元怡满腹疑问,“你的赵师父在观里又是什么角色?” “监院。” “多大年纪?” “今年83岁。” “那是要好生照看的,俗话说‘七十不留宿,八十不留饭’,”陆元怡似乎明白了魏有源为什么会忧心忡忡,展颜笑道,“要不就让你师父住我家吧,我跟我小姨说一声,让她也上观岗山享两天清福。” “我师父说,他已经联系佳都市道教协会出面安排食宿。” “那你就不用犯愁了。冯妈要是不想见他,那就不见呗。” “我倒不是为了这件事……” 魏有源话还没说完,他们正好拐过一个山坳,在靠海的岸边一尊高耸的人物雕像映入眼帘。这尊人像浑身黝黑锃亮,端坐在一张大椅上,长袖过膝,双手捧卷,目视远方。雕像的四周是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的石阶与围栏,强烈的黑白对比,把整尊雕像衬托得更加威严肃穆,给人一种惊涛巨浪席卷而来之感。 陆元怡脸上掠过一阵欣喜:“我们到了。” 待他们拾级而下,越是靠近就发现这尊雕像越是宏伟高大。整尊雕像面朝大海,全身青铜浇铸,时年久远泛起一层幽暗的包浆,在朝晖的衬映下炯然锐利。 在雕像的底座是一方巨石粗犷沉稳。 在底座的正面赫然开凿有:“阮经天(1513-1589),号莲花居士,明未医学家、易学家。著有《莲花易》、《草汤经》和《五行脉象》等书籍。” 魏有源心想,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,是谁开辟的这一景致?意欲何为?再看雕像的面部轮廓,感觉有点像清源观后山密室中万民英的画像。 陆元怡围着雕像转过一圈之后,她发现除却这尊雕像不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 她见魏有源一声不吭,便问道:“你看出来什么名堂没有?” 魏有源摇了摇头。他一时也猜不透生母为什么要让陆元怡带自己到这儿来?生母是想通过这尊雕像给自己传递一种什么信息? 魏有源心想,清源观的那套《莲花易》上并未留有著作者的姓名,现如今,他总算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叫阮经天…… 难倒生母是想通过这尊雕像来告诉他魏有源,她早就知道在清源观里珍藏有一套真本的《莲花易》?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所有的矛盾与冲突皆因《莲花易》秘籍而起。也就是说,自己的身世很有可能与这套《莲花易》的秘籍捆绑在了一起。 想到这,魏有源好奇地问陆元怡:“姨,您当初怎么想到把我抱去清源观的?” 魏有源此话一出,陆元怡幡然醒悟。原来这才是魏有源生母的真实意图:先以安全为由,建议她出院后来观岗山静养,然后又带魏有源来到这尊雕像前,其目的就是为了由她亲口告诉魏有源当年所发生的事件真相。 陆元怡联想到在来观岗山之前,林佩文曾反复叮嘱过她,目前还不能母子相认,所以陆元怡仍需衡情酌理,不可据实以告。 为此,陆元怡笑道:“是不是这个问题困惑了你很长时间啦?” 魏有源不加掩饰地点了点头。 “这件事说来话长。” 择日不如撞日,今天就是揭开这层神秘面纱之时,陆元怡望了一眼波涛翻涌的海面:“回去吧,我边走边讲给你听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