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步步莲花 第57章 非富即贵-《执易者》
第(1/3)页
魏有源回到家,一进屋,见冯妈从卧室出来。
“妈,您还没睡呢?”
冯妈反问他:“梁老板没事吧?”
“嗯,他回来啦。没事。”
“你姨一直在客厅坐等着你回来。我看她实在困得不行,这不,刚把她劝上楼去休息。你也早点上去休息。”
“近段时间集团的业务比较繁忙,把姨和姨丈都累得够戗。姨也真是,都已是集团老总了,下面酒店的事,没必要亲力亲为的。改天您帮我劝劝她,别太操劳啦。”
“好。”
“妈,您去睡吧。我在客厅再坐一会。”
“可别太晚。”
“知道啦。”
冯妈进了卧室。
魏有源打开电视,又把电视的声音调低,独自泡了一杯白茶,坐在沙发上,回想着刚刚在仙鸿酒馆所发生的一切。
魏有源知道,就那只空盘子的事,虽说被自己一时搪塞过去,但很有可能会引起老梁的怀疑。
记得当时,缘外应而起得蛊卦后,他首先想到的是必须用水来通金木相战之关。事发突然,正当他斟酌如何借水化解之时,而眼前的那只装白玉豆的盘子让他如获至宝。因为蛊卦之蛊字的皿字底,为盛物之盆器,其所指不就是盘子吗。
另外,再看这只盘子的盘沿画的是“泥燕轻飞垂杨拂水”,在盘子的中央画是一对嬉水的锦鲤。所以,就在梁先鸿回头关顾酒馆闹事的当口,魏有源迅速将其盘内所剩的几粒豆子,并入千金薯的盘中,而当梁先鸿起身离开之时,魏有源正好将此空盘子塞到他的手上。
魏有源也曾预想过,事后梁先鸿就盘子之事会有此一问,只是自己一直都没能找到一个更为恰当的说词……
正当魏有源这般想着,电视中播放的一段节目预告,让他顿时惊讶万分。
节目所预告的是将在三天后播出的一期《文化沙龙》节目,该节目邀请的嘉宾正是不久前在德丰酒楼庆生的沈国轩老人,让魏有源深感惶恐的是电视画面中出现了一套古籍,而这套古籍正是《莲花易》。
烙金的字面,厚重而纹理清晰的木匣。
魏有源对它是再熟悉不过了。这套原本在后山石室中的古籍怎么会出现在电视栏目中?难道被人窃取了?不可能,只要师父赵锦锋在后院,没有人可以轻易地拿到这套古籍,再说,除了师父和自己之外,没人知道打开石室的机关。
一连串的疑问掠过魏有源的脑海,迫使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寻根究底的决定。
怎么办?
魏有源端坐于沙发上,调整呼吸,旋即入定,元神出窍。
但每每元神还没能站稳,就已跌倒在地。
夜已深。
魏有源非常苦恼。他想起师父的教诲,元神出窍容易,想要起步却很难。
现在该如何是好?这套《莲花易》是不是道观中的那套?
事实上,魏有源还有一种本领:那就是对自己所看到的场景或图片过目不忘!
他继续端坐在沙发上,闭目回想,脑子里开始回放着一帧帧的图片……
就跟录像机倒带一般,魏有源沿路重返清源镇,从火车站、大家在家里出门前的忙碌身影、到山门、再到后院和阁楼、与师父的对话、后山石窟打坐、密室开启……
这时,魏有源脑海中图片开始慢放,密室的景致再度还原,湿漉漉的崖壁藻井,滴水声,非常幽静,阴暗的壁龛和泛着青苔的石阶,微风拂面,带过来一丝丝的凉意……
在脑海里,魏有源再现了香案旁的那只《莲花易》书匣。
快拿过来比对一下,它与电视中的那只书匣有何不同?
……对。
魏有源的内心掠过一阵欣喜,找到了,它们的确有些不同。
电视中的那只书匣面板有一道细细的裂纹,非常细,却很清晰,而道观密室的书匣,却因为环境的湿气比较重,漆面微微地有些泛白。
没错。它们肯定不一样!
由此断定,它们是两套在不同环境中得以保存下来的书籍。
随后,一个新的疑问接踵而至:难不成这世间存有多个版本的《莲花易》?
这一切,与自己所知道的内情大相径庭。
魏有源的脑海中闪现师父赵锦锋年迈苍老且慈笃安祥的面容,以及已故的林永和师父的音容笑貌……他们没有骗人,或许,他们只是没有说出实情……
时光荏苒岁月如梭,脑海中的画面恍若发生在昨日一般。
魏有源又联想起了自己在后山石窟中练功的场景……
现在,魏有源谨记师父教诲,每天敦促自己精勤练功,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师父那样元神出窍健步如飞。
气流是阴阳的搭载体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