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空有其表-《平凡的间谍2再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),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表现。

    西方经济这一次宏观调节的过程始于1973年,一直延续至80年代中叶才渐渐走出谷底。

    这恰好是里根发力出击苏联的时刻,而苏联在错失70年代改革窗口以后,纵然困兽犹斗,却再无力回天。

    苏联没有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经济改革,导致其经济严重跛脚,工业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0%,农业因为集体农场的失败而年年歉收,使莫斯科每年须花大量外汇向西方购买农产品。

    并且数十年来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使工业污染日趋严重,大大影响国民健康,以致婴儿死亡率上升,平均寿命下降。

    这些社会和经济问题都在70年代相继出现,要是没有及时得到石油外汇的化解,苏联恐怕撑不到里根政 府的最后一击。

    苏联的好运也逐渐走到尽头。1982年11月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去世,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

    从1983年起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开始下降,使这个得天独厚的能源大国出现能源供应紧张的现象。基本原因是苏联工业不太考虑成本,习惯性地大量耗费能源,西方学者称为“富裕中的危机”(C

    isis amid Ple

    ty)。

    先后继承勃列日涅夫的两位苏共领导人安德罗波夫(Yu

    i A

    d

    opov)和契尔年科(Ko

    sta

    ti

    Che

    e

    ko)分别在1984年2月及1985年3月去世,最后54岁的戈尔巴乔夫(Mihail Se
    第(2/3)页